谁能坐上电动化时代的新船?对话娄平、岳新新、杨松山、钱德安、张玉龙

盲鱼2025-03-24
电动化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资产逻辑与产业链关系的重塑。

来源:电动物流世界
对话:腾达物流总经理娄平、贰仟家物流总经理岳新新、八匹马新能源中原大区总经理杨松山、东方大运副总裁钱德安、特来电集团大客户负责人张玉龙
主持:电动物流世界董事长&格物时空创始人王阳
整理:蒋晶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物流行业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电动风暴”。3月20日,在郑州郑飞国际酒店圆满落幕的“电动风暴:物流场景电动化论坛”上,来自物流领域的多位领军人物围绕“涌现时刻:谁能坐上电动化时代的新船?”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本次对话体现了几位嘉宾在聚焦于电动化时代物流资产的重构、平台的机遇以及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对话内容整理(有删减):

王阳:电动化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资产逻辑与产业链关系的重塑。请各位结合企业实践,谈谈如何通过协同破局,把握转型机遇?
娄平:腾达物流自2000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25个年头。从最初的两条省外线路和20多条省内线路起步,我们一步步发展壮大,如今已经覆盖了河南省内全境,并直达周边六省的地级市,省外线路也达到了70多条。
在郑州市内,我们更是设立了130多个网点,形成了广泛而深入的网络布局。我深知,河南省内的区域物流企业在模式上大同小异,而腾达物流在省外以自营为主,省内则以加盟为主。但近年来,我也观察到合伙制和联盟制在省外专线中逐渐展现出优势。
资产配置方面,我始终认为,作为区域网公司,我们不能盲目追求重资产,也不能过于轻资产化。在河南,一些大型的区域网企业拥有自己的土地和分拨中心,但车辆大多并非公司自有。相比之下,专线联盟自持的运力较多,但这也有其利弊。我认为,未来的资产配置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目前,腾达物流正在考虑通过股份自持的方式与车老板合作购车,让车辆在我们的固定线路上运营。这样既能保证运力的稳定,又能优化我们的资产配置。
对于电动车的发展,我们应该顺应国家趋势,拥抱新事物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补贴政策推动了电动车及配套设施的大规模投入,这不仅提高了效率,也加快了收益。腾达物流正积极与东风主机厂等合作伙伴沟通,将我们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情况提供给他们,共同推进车及充电设施的建设。
此外,我也观察到河南物流市场与山东等地的不同。在河南,省内线路大多使用9米车型,但随着货量的增加,前四后八、前四后六等更大车型的需求将日益凸显。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更适合省内区域网需求的车型将得到广泛应用。

腾达物流总经理娄平

岳新新:作为公司管理者,我也是在考虑多维度,就像刚才娄总谈到的,其实作为企业的资产投入,不管是车辆、园区、线路、设施设备的所有投资,总部作为前期的引领和带动者,但它绝对不能成为全部,否则就成为了家长和保姆。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去控制车辆的成本、控制运营的成本,降本增效。怎么办?降本增效不单单体现给总部,而是在全链条上面共享利益。我们总部会先做引领,例如车我们来做引领,例如充电桩,我们会寻找我们所有的资源与资源的对接方进行置换,相互合作。这样的话,能把运营的成本在原有的基础上控下来,控下来之后变为了运营利润。
但成本控制并非单向压缩,而是与业务质量保持动态平衡。就像同行强调的,物流核心是货物运营,车辆只是工具,过度压缩工具成本可能反噬业务根基。
我们推行要素占比合作模式,资方按资金投入占比、资源方按场地贡献占比、运营方按人力管理占比分配收益。这种模式在新能源车辆应用上尤为明显。针对300公里运营半径,9.6米车型配合场站快充方案,既能满足河南区域零担时效,又规避挂车装卸的时间损耗。但补能网络建设仍需突破现实瓶颈,特别是高速服务区建站的准入难题。

贰仟家物流总经理岳新新

王阳:刚才娄总和岳总从业务实操角度剖析了物流价值的深度——绝不止于“A到B”的位移,而是端到端全链条的服务能力,这背后考验的是资产效率的精细运营。
问题来了:物流企业到底该重“使用效率”还是“持有效率”?尤其对八匹马这样从2016年就深耕新能源轻卡租赁的老兵来说,你们在轻卡领域趟过的路,未来能复刻到重卡吗?比如场景适配、风控模型这些经验,具体打算怎么平移?
杨松山:新能源这行,我们八匹马从2015年踩坑踩到现在,最大的心得就一句——别贪快,得“小步踩实”。轻卡时代我们租给娄总、岳总的车,哪个不是从场景适配里磨出来的?现在转战重卡,道理一样,别看2023年全国卖3.2万台,今年河南可能破万,但盲目冲量就是找死。
选车就跟配货似的——能用20万解决的事,别花30万。上海补贴28万听着香,但沪牌车的水深,找电动物流世界这种专业机构比自个儿趟雷强。干线物流现在难在哪?运费压到骨头缝了,靠4C超充和河南的光储政策或许能撕个口子。但我们建议:充电桩别硬扛自建,找特来电合作;买车别全自持,淡旺季灵活租赁才是王道。
并且,车是工具,不是资产,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干,咱们物流人只管把货运明白。

八匹马新能源中原大区总经理杨松山

王阳:杨总刚才的忠告句句见血,值得掌声。接下来问钱总:东方大运在光储充一体化上布局,但新能源技术路线很多,氢能、甲醇、换电、超充,您怎么选?判断逻辑是什么?
钱德安:现在物流行业难,难在既要降本又要跟技术赛跑。新能源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氢、甲醇等技术路线会长期并存。但对我们园区来说,稳字当头。光储充一体化能直接降电费,光伏白天发电、晚上储电,商户充电成本砍三成。
同时,园区里叉车才是“电老虎”。国三以下叉车说禁就禁,油费维修费高得离谱。我们正推叉车共享平台,商户不用砸钱买车,随用随租,光这项就能把运营成本压下去20%。
最后说句实在话,物流人单打独斗没出路。我们园区搭平台整合货源,用AI算法把零散订单拼成整车,再对接特来电这类专业公司建充电桩。说白了,赚不了运费的差价,就赚生态协同的效率钱。

东方大运副总裁钱德安

王阳:张总是充电基建领域的头号玩家,特来电现在手握两千多个重卡充电站,但干线场景仍是硬骨头。听说你们计划未来两年冲上万个站点?这么大的盘子,怎么保证不砸手里?
张玉龙:干充电这行,最怕的就是自嗨。我们自持的站点只占1/4,剩下的全是和政府合资——毕竟充电网是万亿级的基建,民营企业扛不动。现在最头疼的是干线场景:短驳运输客户抢着自建充电桩,但跑山西-山东1600公里干线的,没人愿掏钱。
上次陪客户试跑,能耗降了三成,但整体成本没下来。充电站绕路,司机不敢跑,低电量、调度乱成一锅粥。但这事必须干,物流车只占3%保有量,却吃掉交通行业40%的油,这是一个大市场。
到新能源转型中,千万别把充电桩当成本,它是一个新机会。园区屋顶装光伏,夜里谷电存进电池,白天高价放电,一年多赚15%;闲时让重卡电池参与电网调峰,一度电赚两毛差价。国家电力市场放开后,咱物流人也能干能源生意。
充电行业卷成这样,就因为它是未来三十年的饭票。现在入场不算早,但再不布局,等中石化把充电桩塞满加油站,咱连汤都喝不上。

特来电集团大客户负责人张玉龙

王阳:电动化浪潮下,零担行业整合加速,顺心入股德坤的案例刚刷屏,十年前壹米滴答的故事会不会重演?岳总怎么看新平台诞生的可能性?
岳新新:这事得看资本愿不愿意下场当推手。电动化带来的不光是车和电桩,更是模式重构的机会。就像当年壹米滴答整合区域网,未来肯定有黑马冒头,甚至可能跨界打劫,用新能源资产包绑货源,把快运市场的成本再砍一刀。
但话说回来,咱们中小玩家别老想着当旗手。零担行业价格战打到这个份上,挣的都是别人看不见的钱:可能是数据接口费,可能是充电桩分润,甚至是碳积分倒手。咱们要做的是两件事:一是把区域网扎牢,二是跟紧政策风向。
举个例子。河南现在推光储充一体化,我们就琢磨怎么把园区屋顶光伏和车队调度系统打通,既赚电费差价又赚政府补贴。大整合让资本去搞,小企业活法多的是——关键别掉队,别在技术迭代的坎上摔跟头。
王阳:同样的问题问一问娄总,因为河南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物流的大省,从来没有哪一个省有如此多的网络,不管是省际的平台还是省内的网络,如果说看趋势,借着趋势看未来的话,“电动化时代”的平台,您是怎么理解这个概念?会不会出现?
娄平:我感觉应该会,因为从最底层的逻辑来分析,一定会。并且和前几年的壹米滴答是有区别的。
区别在哪呢?我个人的感觉,不像是整合你一个区域网啊,或者一个省一个区域网,我感觉下一步颠覆的,就是把你一个省的80%的头部都给你整合了,不会是整合一家。因为从最底层的逻辑来考虑,只有足够大才能形成最大的降本效益。包括从最简单的车辆空驶率、场地利用率等等。
其次,在谈到电动化的基础设施投资,它不是每一家都在做,它给你整合到一块儿,资源能达到更高的利用化。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我感觉在不久的将来,不是说把你腾达一家合并了,把你贰仟家一家合并了,我感觉将来要么就是把这些头部的区域网由一家全部给你合并了。
王阳:我们坐在这儿聊了半天电动化的时代带来的想象力,做了各种各样的假设,畅想了很多未来的场景。时间关系,最后请五位嘉宾每个人简短的描述一下,在未来我们在这个生态体系里想成长为什么样的角色?就是未来的一种定位,或者说角色的分工,我们想去做什么事?创造什么样的价值?稍微简短一点,也让我们听一听大家对未来的战略性的思考。

电动物流世界董事长&格物时空创始人王阳

张玉龙:我们做了二十来年的配电系统、电网的基础设施,又做了十年的充电,所以说我们一直觉得,物流行业是服务于制造业的供应链的服务者。
我们特来电作为能源运营商,我们就是做物流行业全场景、全链路的能源服务商的角色。从一开始的货场、货主做园区微电网的能源改造,再到我们的货场、分拨中心、仓储中心去做光伏、储能、充电,再到干支线运输,我们联合整个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去搭建干支线的保障的充电支撑体系,再到城配,我们在全国已经有了全国第一的成熟的充电网络,为大家提供更便捷、更经济的服务。至于说在整个物流行业所有的场景、所有的节点,我们都有我们的角色和价值。
王阳:谢谢张总,钱总,您的决策分工、未来的设想?
钱德安:作为物流园区,下一步的运营当中,将来会结合一些专业的部门、专业的机构、专业的人士,把我们园区整个新能源,尤其是电动物流这一块做好,做好服务,并且推动整个物流产业的结构升级。
杨松山:八匹马有十多年物流车运营的经验,我们愿意和我们的客户、我们的朋友,包括我们的上下游分享我们十多年的车辆运营经验。另外,国家推动降本增效,特别是物流行业的结构性降本,我们也愿意积极参与,为我们的合作伙伴提供我们在车辆运营方面、车辆全周期成本方面的解决方案。最后,经过两三年的发展,我们希望在新能源重卡领域作为更多行业的头部企业。
岳新新:今天王总提出来的时候又突然间让我回想起去年业务对接的时候这样一个案例,软件供应方他们出现这样一个部门叫客户成功部,作用和目的就是围绕软件和基础去做定制化的服务和配套,帮助销售事件达成。
通过这样一个范例给我提出一个警醒,未来我们作为这样一个零担物流企业,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做区域内的定制化运输供应商,不单单是从前面可以配合着你迎合着客户的需求做仓,同时我还可以做配,做整体的配套方案,这些东西的运作我们有基础的网、有基础的人员、有基础的合作伙伴、有现有的手中资源,懂现有的河南区域内的客户的诉求,或者这个行业的需求,我们站稳我们自己的角度。
跨界经营是自己多维度生存发展之道,但是如果你不够大,一专未能做好,你就不要多能,一旦多能的话可能就会丧失你的本心,你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更多的愿意对自己的定位是要迎合世界的发展,来电我们碰电,来油我们碰油,迎合趋势,在趋势的大船上我们不掉队、不落伍,这样才能保障自己的生存之道或者未来的发展之路。
娄平:我简单说一句吧,我作为一个20多年的物流老兵,我未来的希望是作为物流人,不要再活得那么辛苦,希望我们物流人将来会活得更有尊严,这是我的想法,真实的想法。
王阳:咱们时间已经很晚了,简单地总结一下。我们说了,我们用这种对话的方式交流思想、交流战略性的思考,语言其实就是一种不那么精确的思考。你会发现,我们没有用到演讲时候用到的大量的数字,我们都在用不那么精确的思考在进行表达。但是我想说的是,企业的战略恰恰是一种有关或者说关于可能性的艺术,天然就没那么精确。
所以说刚才关于未来的设想、对方向的判断,我觉得希望通过这种语言的碰撞、启发,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未来的可能性。因为可能性太重要了,如果万事万物已经被决定,那太可怕了。我觉得,电动化带来的也恰恰是这样一种更多的可能性,让我们有了新的期望,新的机会。

评论
请先登录再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