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车带着充电宝,增程式电动卡车能否破局干线新能源化转型?

盲鱼2025-07-22
核心优势明显,但仍面临技术挑战。

来源:电动物流世界
作者:蒋晶
新能源重卡跑长途担心续航?续航够了,又担心自重是不是超了?
那可以了解一下一种融合了纯电驱动高效性与燃油续航保障的技术路线——增程式电动卡车。它能否成为破解重卡电动化困局的钥匙?

一、何为增程式电动卡车?

其技术核心可概括为:电驱为主,油为辅电。
增程式电动卡车的核心驱动力完全建立在纯电驱动之上,车辆由电动机驱动车轮。这不仅带来了瞬时高扭矩、平顺安静的纯电动驾驶体验,也充分发挥了电驱动的响应优势。
为了克服纯电动的里程限制,其搭载的内燃发动机通常为高效发电机专用发动机扮演着增程器的关键角色。
它不直接参与驱动车轮,而是定位为车载移动充电宝。
当动力电池电量不足时,增程器启动,为驱动电机供电,并在有富余时给电池充电。其核心使命就是彻底消除用户的里程焦虑。
此外,区别于简单的油改电方案,这类卡车通常基于专属化的原生纯电平台开发,这使得电池布局、电机匹配以及能量流控制都能实现最优化设计,为整车的高效能源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为何需要增程式电动技术?

它直击当前重卡电动化转型的三大核心痛点:
① 续航焦虑与补能困局
纯电重卡受限于电池能量密度与自重,单次续航里程普遍受限,尤其在满载工况下。且重卡专用大功率充电网络建设滞后、成本高昂,严重制约长途干线物流应用。增程器提供了可靠的续航保险。
② 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化
在电价显著低于油价的区域尤其利用波谷低价电,车辆可最大限度以纯电模式运营,大幅降低能耗成本。增程器仅在必要时介入,显著减少昂贵柴油消耗,平衡了高额电池购置成本。
③ 应用场景普适性
对于大量路线不固定、利润空间薄弱的个体或中小物流客户,纯电重卡因续航和补能不确定性带来的运营风险过高。
同时,现在纯电重卡为了提升单次补能只能增大电池度数,这也增加了车辆自重。
增程式提供了接近燃油车的灵活性与续航保障,使其能更广泛地享受绿牌路权及油电差价红利。

三、国内外已经有实践案例

物流巨头DHL与斯堪尼亚联合推出的EREV(Extended Range Electric Vehicle)增程式电动卡车,展现了欧洲高端物流电动化解决方案的实力。

斯堪尼亚-DHL EREV卡车

该卡车搭载峰值功率高达295kW的电动机,提供足够的电驱动力。其416kWh电池组为城市间高频次运输提供了坚实的电量支撑。
该车在实际运营中表现尤为亮眼,在柏林至汉堡线路的前100天里行驶2.2万公里的测试中,纯电驱动时间占比超过90%,仅约8.1%的里程需要增程器介入发电,实现了近乎零排放的日常运营。
同时,电池与增程器的组合提供了650-800公里的综合续航里程,并具没有牺牲载重,单次运输即可承载约1000个包裹,有效解决了长途重载物流的续航与运力需求。
联合重卡在今年推出了“大电量小增程”的云凤凰增程式重卡。该车型以400kWh电池 +增程器 + 300L油箱的创新组合,实现了单次补能续航高达1400公里的突破,理论上解决了新能源重卡在长途运输中的续航瓶颈。

联合重卡云凤凰

成本与自重控制上,通过其发布会公布的信息,相较于部分友商堆砌大电池,导致成本飙升与自重失控,以800度的纯电重卡为参照,云凤凰自重轻了3吨,并且在购置成本上可降低约20万元,同时减下的自重意味着每趟可多装载3吨货物,显著提升单趟运输收益。
其核心设计哲学强调多用低价电,少用柴油,通过智能能量管理策略,动态寻求油电成本的最优配比。

四、增程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增程式电动卡车的核心优势,使其成为商用车电动化的重要路径。
作为里程焦虑终结者,增程器为长途干线及非固定路线运输提供了可靠保障,极大扩展了电动卡车的适用场景。其经济性更优体现在,可充分利用充电条件的低价电能显著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规避了超大电池包带来的高昂购置成本与自重损失。
此外,环保层面,增程式电动卡车提升了电网清洁度及纯电利用率,例如斯堪尼亚EREV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新能源使用率达到90%。所以说,增程式技术以其独特的阶段适应性证明,它不应被排斥,而是构成完整解决方案的重要拼图。 
但是,该技术仍面临挑战。
该技术系统复杂性要求同时管理电池、电机与增程发电系统,对控制策略、集成能力及可靠性提出极高要求;真减排依赖电网清洁度与用户实际纯电行驶比例,若频繁依赖增程器且使用高碳电力,环保效益就是纸上谈兵。
并且,NVH优化是工程难点,增程器启动时的噪音振动控制直接影响驾乘舒适性。初始成本虽优于超大电量纯电重卡,但相比燃油车仍存在电池与电驱系统的成本门槛。
此外,它仍需燃油补给,未能完全摆脱对传统能源基础设施的依赖。最后可能变成挂狗头卖羊肉,成为投机车型。

五、小结

当下这个百花齐放的新能源转型时代,多种技术路线正在探索重卡零排放的未来。增程式电动卡车并非终极解决方案,但它无疑是现阶段重卡向全面零排放迈进过程中,至关重要且极具现实意义的一环。
其核心价值在于把握了当下的平衡点,它既拥抱了电动化的高效与清洁内核,又通过最小化的燃油补充,有效破解了当前电池能量密度、成本以及补能基础设施等关键瓶颈,为当下难以一步到位纯电化的长途重载运输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选项。
但是,随着电池技术的持续跃升和补能网络的日益完善,增程器的角色终将逐渐弱化。市场对技术路线的选择,最终将是性能、成本、环保与基础设施成熟度的多维度权衡。

评论
请先登录再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