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重卡动力电池江湖:宁王之外还有谁?

盲鱼2025-03-05
供应链垂直整合能力,成为动力电池玩家新的战场。

来源:电动物流世界
作者:萧十一郎
机厂、经销商、二线动力电池厂商正在合谋撼动动力电池之王宁德时代的铁王座!

一、一超多强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新能源商用车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中,宁德时代虽以41.18GWh装车量、61.05%市占率稳坐“王座”,但其统治版图正被悄然侵蚀:市占率同比去年下跌6.41个百分点。
二线厂商,正在悄然构筑新的竞争壁垒。

比如,亿纬锂能实现8.2GWh的装车量,市占率12.15%,同比增幅2.94%,其开源电池技术推动市场版图持续扩张;
比亚迪的整车-电池协同效应开始显现,实现4.39GWh的装机量,市占率6.51%,增幅3.59%;
中创新航与国轩高科合计占据9.27%的市场份额,在专用车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今年1月份,弗迪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2983.5%,升至第二。

二、品牌依赖与产业博弈

当前,新能源重卡市场存在显著的“宁德依赖症”:比如,某品牌423度6X4重卡选用宁德电池需多支付3-4万元,且面临35天的交付周期,但仍有大部分用户坚持指定采购。
这种选择的逻辑,源于新能源重卡技术成熟度尚未完全获得市场信任,用户倾向于借用宁德时代在乘用车领域的成功经验背书。
但是,这种消费惯性正在引发产业链矛盾——主机厂与经销商既受制于宁德时代的产能限制,又面临品牌溢价挤压利润空间的困境。
这导致宁德时代市场份额有所下滑,同时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三、差异化竞争

宁德时代市场份额下滑的同时,除了亿纬电池,其余二线厂商也抓在机会,迅速崛起并发展壮大。
比亚迪在电池技术与整车制造方面的协同优势,使其在新能源重卡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比亚迪的电池技术和整车制造的紧密结合,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整体性能,也增强了客户对其产品的信任度。
国轩高科作为国内另一家重要的动力电池制造商,也在积极拓展商用车动力电池市场。经过这些年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国轩高科逐渐在新能源重卡领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这种现象在2024年年底表现得最为显著。
2024年交通领域掀起了更换新能源车辆的浪潮,市场对动力电池的需求比较紧迫。宁德时代的电池供不应求,面对产能压力,其优先满足重点客户的需求在商业上无可厚非。

但,对于突然爆发的市场需求,主机厂也发现不能等,因为一旦错过最后损失的是自己。2024年底和2025年初,主机厂纷纷加大了对亿纬电池的排产和优惠政策,力图减轻对宁德时代的依赖。
主机厂这种力推亿纬电池的策略最终在动力电池市场的影响有多大,这还需要等待市场验证。
但唯一肯定的是,商用车不同于乘用车,能不能帮助用户用最优的成本换取最高的价值才是关键。
所以说,如果在价格和适配场景上选择亿纬或许确实是一个理性选择。目前,经销商对于这个策略也是乐于配合,也正在抢亿纬的订单。据说,个别厂商的亿纬排产最快也要到3月中下旬。

亿纬锂能针对重卡、矿卡工程车辆推出H3E平台产品

四、多元共生时代的来临

随着2025年新能源重卡渗透率预计突破20%的临界点,市场正在呼唤更健康的产业生态。主机厂开始尝试“双供应商”策略。
例如,东风、重汽、三一、徐工等在保留宁德方案的同时,也增加了亿纬、弗迪等多重选择。并且,像吉利更多是在推广自己的玄武电池,以及潍柴和弗迪电池的合作,都是在力争掌握核心资源。

当前动力电池市场的真正悬念,或许不在于能否撼动“宁王”地位,而在于第二梯队能否抓住窗口期建立技术代差。
当技术路线逐渐收敛、成本差异不断缩小时,真正的较量将转向对应用场景的深度理解和生态构建能力。
宁德时代的先发优势固然显著,但亿纬锂能们正在用不同的解题思路证明,动力电池江湖,远未到终局时刻。

宁德时代
评论
请先登录再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