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绿色集运:勇做第一个“吃螃蟹”者,两年崛起为全国最大绿色集卡车队

admin2024-11-06
传统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我们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

“追完‘国三’追‘国四’,国四车辆刚刚回本,国五标准又要推行。”绿色集运创始人李政廷回忆起刚刚从父亲手里接手公司的那几年,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关于不断更新的排放标准,管理团队为了车辆更新“疲于奔命”,公司利润也几乎全用于换车上。

“我明白,传统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我们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李政廷意识到既然传统车队已经玩不转了,那不如一步到位转型做电动化车队。当时的他应该没有想到,就是这个相当“朴实”的想法,诞生了目前国内最大的集装箱港外绿色运输车队——绿色集运。

一、敢为人先,国内最大绿色集卡车队为什么诞生在连云港市场?

绿色集运成立于2022年8月,主要业务是往返在连云港到盐城、新沂、徐州、淮安、南京、宿迁、泗阳等多个城市之间的集装箱公路运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集卡运输。

集卡运输是指港口、铁路货运站到客户仓库、物流公司仓库之间的运输,分布在港口及其周边城市,运输车辆保有量在30万辆左右。

因为线路相对稳定且运距较短,集卡运输与电动卡车的应用具有很强的适配性。在场景更为封闭的内集卡市场,集卡电动化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而外集卡的电动化则刚刚开始。

国内最大的绿色集卡车队之所以能够诞生在连云港,与连云港市场的特性是分不开的。

连云港作为我国十大港口之一,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球前30名,加之优越的地理和交通条件,到港货物主要辐射向周边区域,集装箱公路运输业发达。又因为与周边几个城市的运距相差不大,较为适中,因此市场主体多为本地车队企业。

2022年,为了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连云港市印发《关于加快全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了众多推动重型卡车更新为换充电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举措。

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绿色集运这家在电动化转型中最早“吃螃蟹”的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2022年,绿色集运购入了31辆电动卡车,尝到了甜头。去年又增加了30辆,一举成为国内最大的绿色集运车队。

电动重卡相比燃油重卡,最大的优势在于成本降低。首先是能耗上的“电比油省”,此外,由于车辆零部件构造的原因,电动卡车的故障率相较于燃油车更低。

李政廷为《电动物流世界》算了一笔账:以车辆5年的使用寿命为例,做同样的业务,燃油车4年回本,挣一年的钱,即投资一个燃油车5年生命周期下来能挣10万块钱。而电动卡车最慢也能在30个月内回本,能挣两年半的钱。

当下集卡行业市场惨淡,运力过剩,企业普遍对电动化转型依然较为谨慎,而绿色集运作为“尝鲜者”正在充分享受电动卡车带来的显著的成本优势,有能力锁定优质稳定的运力长合同。这两年来绿色集运在集卡业务普遍下滑的大环境下,依然保持了增长态势。

二、油改电,能源替代给车队带来哪些变化?

尽管具备成本优势,但电动化转型对绿色集运来说并非易事。“我们刚起步的时候,遇到的困难可不止一点点,还闹了不少笑话。”李政廷笑着回忆起公司引入电动卡车后的经历。

他与《电动物流世界》分享了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绿色集运在运输路线上建了两个充电站,但司机们都偏爱去其中一个,即使需要排队等待,有时甚至会因此产生矛盾,而另一个充电站却无人问津,这着实让人费解。

尽管有过短暂的波折,电动化还是让绿色集运的车队管理变得更简单了。之前总部管理人员常常忙得不可开交,既要处理出车费,又要管理司机,还要关注加油和轮胎等事宜。而现在,除了业务本身,他们几乎没有其他负担。

对于燃油车队而言,油耗管理至关重要,通常采用“包油耗”的方式。即设定一个固定的油耗数,低于这个值会奖励,超过则要罚款。然而,对于电动化车队来说,能耗考核就几乎没有必要了。

电动化车队在能耗管理上主要聚焦于补能规划。由于不同时段的电价存在差异,且充电时间相较于加油要长得多,因此合理安排车辆的充电时间显得尤为重要。比如,一趟车开出去在什么时候充电;在保证时效的前提下,几点发车可以保证充到谷电;几十辆车怎么安排,总体电价最低等。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能意识到,电动化车队在管理上对智能化管理系统的依赖度会更高。为此,三一特意为绿色集运打造了一个车辆管理系统,可以实时了解到车辆的运营情况及补能状况。

车辆补能还会涉及一个问题,由于谷电是在夜间,这会导致司机的作息时间发生改变。为此,绿色集运在提升司机体验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包括为司机全额缴纳社保,适当调高薪资等。

目前绿色集运的车以宇通和三一为主,是经过反复比较选择的结果,因为考虑到集卡司机在车上工作的时间较长,绿色集运在车型选择时对驾驶座舱的舒适性非常看重。

三、集装箱运输距离全面电动化还有多远?

在市场竞争压力和政策引导下,不少集卡车队都能意识到电动化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电动化受到产品价格波动和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双重挑战。

随着应用的日益广泛,电动卡车在多个场景的经济性开始凸显。今年更大规模的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对置换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非常大,进一步推动了电动卡车的普及。上海电动卡车最新补贴落地后,最多买车可以便宜28万,车价直接腰斩。

不过根据《电动物流世界》的实地调研,上海地区电动卡车推行效果并不乐观,主要原因在于补能。补能不方便、服务费昂贵,让更多车队还在观望电动卡车的推广。

与电动卡车的补能相比,围绕物流场景建设的加油站数量、布置密度都明显更优于。车流量较大的园区,通常都有临近的加油站,甚至有些大型车队会安装专为自己服务的橇装加油站。而且,市场上已经有不少企业能提供非常完善的燃油管理服务,包括电子油卡、燃油成本管理系统等。

然而,围绕新能源物流车的基础服务建设却非常不足,存在公共充电桩数量少且布局不合理、充电速度慢、充电服务不完善等问题。物流车队自建充电站又会面临政策审批、资金资源等方面的压力。

李政廷也提到,绿色集卡在引入电动卡车的过程中最大的考验在于补能。绿色集运的业务近途100多公里,远途往返甚至超过600公里,一天一个来回,必须在途中充电,但市面上的公共充电站并不多。目前绿色集运的解决办法是在沿途的关键中转点建设了充电站,以便自家车队的司机们快速补电。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电动卡车应用的高门槛从一开始就具备的集约化特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推动集卡行业的产能出清,促进更多组织化运力的出现。这一过程,就是传统集卡车队能够抓住的转型窗口期。

虽然对于像绿色集运这样比较早试水的企业来说,电动卡车售价下跌延缓了回本计划,但是期中积累的经验,能够让让绿色集运笃定转型的方向,更快、更准地抓住转型的机会。

 

场景之王 电动重卡 港口
评论
请先登录再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