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9日,启源芯动力向北交所提交增资申请。尽管很少有物流人提起过、听说过这家公司,但这家2016年开始孵化、成立才4年的企业,估值已突破百亿,成为重卡电动化赛道最耀眼的玩家之一,可能还将影响整个物流行业的未来。
物流电动化转型的拓荒者
启源芯动力是重卡电动化赛道的开拓者,几乎以一己之力推动了中国商用车行业的电动化进程。
2016年,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旗下融和租赁设立新能源事业部,加速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业务推广。
2017年融和租赁联合东风特汽、宁德时代等企业,推出首款城市配送轻卡车型,并联合华菱星马、宁德时代、玖行能源、特百佳等企业推动换电重卡研发,探索重卡电动化新路径。
2018年,全球首款换电式重型牵引车研发成功。
2020年,启源芯动力成立,打造电动重卡核心零部件研发、电池银行投资运营及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为一体的绿电交通新业态。
在“车电分离”商业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中,启源芯动力不仅提供了技术和运营的全面解决方案,还通过深耕换电生态,构建了行业发展的基础框架。
作为业内首批提出“车电分离”理念的企业,启源芯动力通过布局超千座重卡换电站和推出600多款适配车型,打破了商用车电动化发展中的基础设施瓶颈,极大缩短了换电重卡的市场化时间。凭借稳定的技术输出和高效的运营服务,启源芯动力已经在大宗运输、环卫等特定场景中奠定了强大的行业影响力。
更重要的是,启源芯动力积极推动政策环境的优化和行业标准的建立。作为行业内少数能够参与政策讨论的企业之一,其实践经验和运营数据为换电标准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与此同时,启源芯动力通过与主机厂、电池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打造了一个覆盖研发、生产、运营全链条的换电产业生态,为商用车电动化的普及创造了必要条件。
从“技术验证”到“规模化落地”,启源芯动力为行业树立了明确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这一贡献不仅提升了物流企业的绿色运营能力,还为整个新能源物流行业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使其成为不可忽视的电动化转型引擎。
新竞争逻辑:巨头的迟到与野心
但这种格局正被打破。动力电池成本下降、政策支持等正在加速物流公开市场电动化进程。如上海的置换新政引发港口圈的电动风暴、中通团队出来创业的非一科技首先瞄准快递快运电动化机遇。随着政策红利释放和市场重心转移,越来越多的巨头涌入这一赛道,启源芯动力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在大宗货运领域,启源芯动力凭借先发优势已确立了绝对主导地位。但对于宁德时代等巨头而言,电动化的能源基础设施之争才刚刚开始。相较于封闭的大宗市场,港口物流电动化具备更大的商业化前景和社会关注度,这种“高起点、低壁垒”的市场特性,让后来者能够跳过早期探索阶段的高成本,以更加成熟的方案迅速切入。
宁德时代通过骐骥换电,依托其在电池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正快速扩展充换电网络。三一锂能则结合三一集团在工程机械领域的深厚积累,提供生态解决方案。中石化作为传统能源巨头,凭借覆盖全国的站点网络快速构建核心通道的能源基建。这些新玩家各自携带资源与技术优势,形成了“一线多点”的竞争态势。
物流电动化的广阔前景,也吸引了更多重量级玩家的注意。华为数字能源部门被视为潜在的破局者。内部消息称,尽管华为在其他领域因外部制裁承压,但大量高端人才已被重新分配到数字能源部门,为华为在物流电动化赛道的蓄力提供了基础支撑。
华为一贯以“要做就做第一”为目标,其进入意味着港口物流电动化的竞争将不再仅局限于传统能源与设备企业之间。未来,随着华为等技术型公司下场,这一赛道的技术含量、商业模式和竞争格局或将发生深刻变化。
与此同时,港口物流电动化也激活了基建商、物流公司等上下游环节。9月10日,由浙江海港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牵头成立的浙江慧电通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其股东之一便是目前港口领域最大的运力平台——鸭嘴兽集团的子公司。鸭嘴兽集团显然试图通过整合运力与能源服务,切入这场能源转型的利益再分配。
全面战斗刚刚开始
对启源芯动力而言,物流公开市场电动化的浪潮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在于如何延续其在大宗市场的先发优势,并将其转化为在公开市场的竞争力;机遇则在于港口等新场景的巨大增量市场,或将为公司开辟全新的增长空间。
然而,这场竞争已经不再是某一家公司之间的比拼,而是一场涉及技术、资本、资源乃至政策的多维博弈。宁德时代、中石化、三一集团,以及潜在的华为,每一家都拥有强大的资源和执行力,它们的加入不仅加剧了行业竞争,也将彻底改写物流电动化的市场规则。
全面战斗刚刚开始,物流电动化这片新兴蓝海究竟鹿死谁手,未来几年将成为决定行业格局的关键节点。对于启源芯动力而言,如何在这场战役中平衡先发与创新,将直接决定其未来的市场地位和成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