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动物流世界
作者:蒋晶
其实我有个疑惑,人为什么会对坏消息特别有兴趣,而对诚挚的建议却听不进去?
这事在上海新能源补贴政策中就体现得特别明显。
如果发的文章是贬低上海新能源政策,或者讲政策实施中的问题,点击量会很高。但如果你静下心来,告诉他怎么利用好这个政策,大家反而兴趣不大。
这个其实也容易理解。
第一,上海这次的政策补贴数额比较惊人,28万远超其他省市,大家有顾虑很正常。
第二,这些国四名额大多控制在上海的挂靠公司手里。而这类挂靠公司在外的名声,普遍不太好。
第三,如果是购买法人公司的名额,现在价格也水涨船高了。
所以归结起来,一个是政策的不确定性,另一个就是缺乏信任机制。
也就是这两点不确定性给市场带来更多烟雾。这里面真真假假,有谣言,也有投机,更有机会。
一、谣言:上海的新能源补贴没下发?
这绝对是谣言。其实第一批在春节前就已下发,现在已发到第四批。每次补贴下发都伴随着一部分国四旧车淘汰和新车注册,只是速度没达到大家期望值。
但这不意味着补贴没发!上海历届补贴,包括国三和燃气车,从未缺席。这也是上海敢给28万补贴的底气。所以,请别信这谣言。
其实,这里的关键是大家对市场上的垫资和名额花费,在做准备时并没有充分的预期。
二、投机客,收购具备营运证的国四名额
虽说大家都在抢上海政策红利,但只要是合规且尊重市场规律的操作,都不算投机。
问题在于,当前市场空间已不如从前,却催生了新的投机行为。自上海交通委发布鼓励老旧营运货车淘汰补贴政策后,部分挂靠公司开始向本地物流公司收购带营运证的国四车。
他们钻的空子在于营运证可过户,借此利用交通委政策申请部分补贴。但关键要明确:若购入的是油车新车,没问题;若购入电车,仅凭交通委政策无法拿全补贴,仍需走环保局窗口。而环保局明确要求车辆须在2024年8月14日前就归属所申请公司,现在突击过户的车辆如何认定?
部分不明就里的客户,误将两套政策的差异视为新投机机会,只因收购这类带证国四车的成本,稍微低于直接购买公司名额。
三、热议:最后有几千台需要加装电子围栏
其实关于新购新能源车辆加装电子围栏的议论,从政策下发起就没停过。理由很简单,上海卖出去的近13000台新能源重卡,大多数根本没在上海跑。
很多人觉得,上海政府或本地物流企业希望补贴能用在本地市场。这想法很正常。但那些自有车队的老板,是真不想用新能源重卡吗?
问题的本质,得回归到使用新能源重卡的两个前提:一是工况要适配,二是基建得完善。
在上海,真正适合新能源重卡的场景,目前主要是港口、汽配以及快递等运输场景。可基础设施的短板实在太明显了。
补能受限,上海地价高,去年大家以为卡在地皮上,折腾一年后发现地皮问题慢慢能解决,但电容根本跟不上。
与此同时,企业运营模式又跟不上,用户实际用起来,效率、成本、调度全是问题。所以说,加电子围栏这种举措也很难彻底实现在上海运营的设想。
四、机会:中型名额是自持车队的优质选择
5月行业疯传的“中型车名额电池容量封顶229.05kWh”细则,闹得满城风雨。先不论真假,单是引发的名额恐慌,就暴露了市场局限。
说到底,这是人性弱点作祟。当所有人死盯着重卡630元/度的诱人补贴时,却选择性失明了上海厂区倒短、快递分拨对中型卡车的刚需。
其实关键的是中型车名额的价值,取决于在谁手中运作。落在挂靠公司手里?只要封顶细则成真,中型名额对他们也形同废纸—张。垫资少了卖不动,垫资多了扛不住风险。这个补贴封顶近11.5万的名额,在挂靠公司的算盘上,有些不值当。
真正能盘活这中型名额的,只能是主机厂、经销商或自有车队的实力派。对他们而言,中型车名额不仅是补贴抓手,更是战略跳板,既能用于中型车补贴,更能向上撬动重型车采购。
五、当下就是最好的时机
实际上,目前想享受上海新能源补贴,就两条路:挂靠或者购买带名额的公司。但现在名额越来越少,真正有实力做“前置补贴”的挂靠公司更是凤毛麟角。
原因有二:一是名额有限,前期争夺已消耗殆尽;二是垫资压力大,补贴款没下来,资金链快转不动了。
其次,即便有公司还能提供名额和前置补贴,补贴金额也在持续缩水。以423度电的纯电动卡车为例,挂靠公司的前置补贴已从高峰期的13-14万,跌至12万左右。在我看来,后续极可能下探到11万区间。
熬过这个阶段还能运作的挂靠公司,无外乎三种:实力雄厚的头部玩家;耐得住寂寞的长线布局者(他们清楚前置补贴未来只会越来越少);口碑极差的孤狼(正规公司根本不敢和他们合作)。
买卖带名额公司方面,目前重型车名额价格已突破8.8万/个,甚至向周边区域溢出,据传最高成交价已逼近10万大关。
但留给买家犹豫的时间窗口很短——部分上海挂靠公司正加速入场争抢名额。此时出手虽属高位接盘,但考虑到:
补贴持续走低,对挂靠公司而言,此时入场开展前置补贴业务反而最具盈利潜力;
名额总量锐减,随着整体销量消耗,可用名额已成稀缺资源,且在1月1日前势必更加抢手,名额公司的稀缺性溢价将持续攀升。
六、小结
算清这笔账,28万补贴的诱惑下,1.3万台上牌重卡已瓜分大半名额,剩余窗口正在交通委的分流政策中加速关闭。
当挂靠垫资从14万缩水至12万,当购买名额价格冲破9万大关,犹豫失去的就是利润,同时,你押注的机会,还剩多少利润空间去覆盖政策突变与孤狼陷阱的风险?
就在此时此刻,赌徒看到的,是挂靠公司缩水的垫资与飙升的名额溢价里,最后一搏的幻影;
羔羊听到的,是电子围栏争议下基建短板的哀鸣,和投机客钻营政策缝隙的低语;
猎手抓住的,是中型车被忽视的战略跳板,是实力玩家用稀缺名额撬动未来市场的冰冷杠杆。
盛宴将散,别再问能不能,该不该。更多是要问问自己:你是猎手or羔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