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车正在哑火,电车的“三把火”却要杀疯了

盲鱼2025-04-21
传统主机厂今年能不能吞下70%的新能源份额?

来源:电动物流世界
作者:蒋晶
车多货少、运价跌成白菜价!这几乎是当下公路货运市场的真实写照。
2025年3月,国内重卡市场实销11.15万辆,同比下滑3.69%。但吊诡的是,这数据居然还比2月份环比涨了49%!
这说明了什么?不是市场回暖,而是传统油车真的遇到问题了!
但另一边,新能源重卡市场却直接杀红眼了!
3月份,新能源重卡实销1.5万辆,环比暴涨84%,同比狂飙183%!这不仅是史上最猛的“金三月”,更是把新能源重卡发展史撕开新篇章,渗透率冲上20.93%,相当于每卖出5辆重卡就有1辆带电!
更绝的是,新能源重卡已连续22个月碾压行业大盘,同比26个月连增的纪录,让当下的油车市场情何以堪?
可以说金三银四还没过去,重卡市场已经感受到了寒意,但新能源赛道却烧出三把火。

一、第一把火:渗透率站稳20%

3月份,重卡市场整体终端销量7.18万辆,环比增长49%,同比下降4%。这一背景下,新能源板块20.93%的市占率犹如定海神针。这意味着每5辆新上路的重卡中就有1辆是新能源,这个曾经被视为天方夜谭的比例,如今已成常态。
从2024年延续至今的市场高热,正在重塑行业价值坐标,当政策退潮时,经济性驱动的真实需求接棒。
年初,行业普遍预测2025年新能源重卡销量可以挑战15万辆,但在2月之后,便有人大胆的提出今年可以挑战一下20万辆。目前看,20%的市场渗透率可能会保持下去。

二、第二把火:头部阵营上演贴身肉搏

3月份,解放以1302辆险夺新能源牵引车月冠,徐工1235辆、三一1161辆,两者的差距仅在毫厘之间,陕汽与重汽咬住800辆关口,东风、福田则在500辆级展开卡位战。
前十强中相邻位次平均差距不足200辆的格局,暴露出两大信号。
老虎打盹,但还是老虎。传统豪强正凭借渠道网络收复失地,而跨界玩家依托场景化产品勉强守住阵地。这种"刺刀见红"的竞争态势,恰恰印证了市场爆发期的红利争夺,已进入深水区。
同时,年前闹的沸沸扬扬的价格上调,在第一季度并没有形成整体论调。
当初,高调呼吁涨价的动作少,相反在头名的解放迎来涨价。以423宁德时代产品为例,经销商拿车价已经从45万涨到现在的48万左右。
可见,新能源重卡普及过程中,价格固然很重要,但对传统头部企业来说只是前期的手段之一。

三、第三把火:区域市场点燃星星之火

更值得关注的是,全国31个省区市新能源重卡都有上牌数据。这意味着市场驱动,已从单点突破转向全面渗透。
当从南到北都有新能源重卡的身影,当大宗、港口、快递等场景下物流企业产生共鸣,预示着这场能源革命已经开始真正触及产业根基。
其中,上海以4365辆登顶1-3月新能源重卡区域市场,这座手握28万元顶格补贴的超级城市,正在书写"政策杠杆撬动规模替代"的教科书案例。这个政策最大的作用,便是坚定了那些犹豫不决用户选择新能源重卡的决心。
不过要注意的是,各地政策下发,上海新能源重卡价格洼地位更明显。但上海名额已经越来越少,在上海市场进入下半的过程中,这个时候犹豫便是原罪。

四、暗流下的博弈

光鲜的增长曲线之下,传统势力与创新者的角力愈发微妙。解放、重汽们通过经销商网络将战火烧向三、四线市场时,三一、徐工死守的工程机械客户阵地正遭遇包抄。
而远程、DeepWay等新晋玩家试图在细分场景撕开缺口,却不得不面对"既要规模又要利润"的两难抉择,最后注定两头落空。
这场较量早已超越单纯的产品竞争,演变为供应链韧性、场景深耕能力与生态构建速度的全维度比拼。
当渗透率突破20%临界点,行业集体焦虑已从"能不能火"转向"能火多久"的行业期待。
同时,补贴退坡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高悬,混动与燃料电池也想分杯羹。这些变量都在提醒所有参与者,爆发式增长从来不是行业的稳态,穿越周期需要的不仅是速度,更是对产业本质的敬畏。
而当下更多情况下,不少参与者对于销售数据繁荣的追求和无底线的金融竞争,也在消耗这个市场的活力。这也是一直以来的隐患,或许油车的现在就是电车的未来。
但眼下最刺激的悬念,是传统主机厂今年能不能吞下70%新能源份额?
(1)能:重汽、解放的渠道是无敌护城河,年底市占率必破70%;
(2)不太可能:三一、徐工手握工程机械生态,DeepWay金融和政策结合的降维打击,变局就在眼前!
你赌哪个?评论区见!

评论
请先登录再发表评论!